不惑之年指的是多少岁
不惑之年是指人中年四十岁。
形容人到中年(四十岁)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出自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论语》选自《论语为政篇》。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1、孔子说:我大约十五岁志于学习尧、舜、禹、汤、文、武等先王之道。
认真研究历史,用心学习《诗》、《礼》、《书》等文化。
2、三十岁时,我的学说已经建立了基础,我也可以以我的学说立身于社会。
3、四十岁时,我已知道我的学说是上天的旨意,故能信道不疑。
虽听到各种议论,也不疑惑动摇。
4、五十岁时,我已经明白道就是天。
同时明白我是上天的仆人,上天交给我的使命就是修道、传道。
5、六十岁时,一听别人的话,就能准确的理解,并能辨别判断他的话正确与否。
如果他的话有错误,我也知道他的话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
而我的判断也符合上天的旨意。
别人提出的问题,我也能立即回答。
而我的回答也符合上天的旨意。
6、七十岁时,天在我里面,我在天里面,天与我同在,天与我合一。
7、因此能随心所欲也不逾越上天的规矩、法则。
”
不惑之年指的是多少岁古人常说“30为而立之年,40为不惑之年”,这是真的吗?你怎么看?30而立40不惑出自《论语》孔子的一句话,大概意思说说,男子到了30岁已经长大成熟,这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主见,创立了自己的事业,对家要有担当。
也就是必须做的3立:立身、立业、立家。
否则将是一事无成,必遭社会的唾弃,让人看不起你。
到了40岁经历了实践的磨难,对社会对自己都有了清晰的认识。
年轻时的血气方刚,任性的冲动都已淡化。
心中多了一份从容,多了一份豁达,慢慢步入正轨。
所以我认为古人的这句话拿到现在来说,仍然有它的实用价值。
古人之言值得每个人去深思,三十而立,有自己的事业,可以为自己及家人去负起责任;四十不惑,人到中年要活得明白,心态要摆正,别迷失了自己……
其他文章
- 黄土高原范围有哪些
- 隐秘的角落拍摄地在哪里
- 人大几年一次
- 河童是什么
- 班门弄斧的故事
- 力不从心的近义词有哪些
- 三大改造的内容 三大改造的内容和时间
- 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 0.618是什么意思
- 三国演义魏国五虎将是哪几位
- 纲手死了
- 七情六欲是哪七情哪六欲
- 描写冬天的词语有哪些
- 粗心的反义词是什么 粗心的反义词介绍
- 姜子牙的师傅是谁
- sub文件怎么打开
- 万里无云的造句有哪些
- amv是什么意思
- 桑相
- 欧阳飞燕历史原型
- 1厘米等于几毫米
- 什么是免冠照片
- 让我情何以堪是什么意思 让我情何以堪的含义
- 什么是abc abc的简介
- 大学文艺部是干什么的
- 丝路传说中的私服有哪些?
- 回忆过去痛苦的相思忘不了什么歌 歌词回忆过去痛苦的相思忘不了出自哪首歌
- 哥本哈根是哪个国家 哥本哈根的介绍
- 419是什么意思 何谓419
- 国际环保组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