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
时间:2025-11-20 11:19:55
浏览量:
1、适用范围不同:成本法适用于占股50%以上具有实施控制权力的企业或者子公司;权益法则通常是适用于占股20%-50%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联营、合营企业;
2、投资收益处理方式不同:成本法只有当接受投资的企业公开宣布发放股利时才确认投资收益;权益法只要被投资企业有年终利益,就会按照投资人享有的份额计算收益。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
1、投资企业成比例增加对于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或因其他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产生共同控制或是重大影响时,应当终止采用成本法,而是改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2、投资企业成比例减少对于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或因其他原因失去对被投资单位的共同控制或是重大影响时,也应当终止采用权益法,而是改用成本法进行核算。
TAG:
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
其他文章
- 2021中国各省gdp排名最新
- 股票跌停什么意思
- 资金流入为正为什么股票下跌
- 工商银行怎么注销储蓄卡
- a50是什么意思
- 白糖股票有哪些
- 工行e抵快贷到期怎么循环
- 利润点怎么算
- 未圈存金额什么意思
- 建设银行怎么取消短信服务费
- 2020年储蓄国债电子式什么时候发行
- 下午大跌次日买是什么意思
- 网上申请银行卡
- 个人碳交易怎么开户
- 去医院看病,医保卡怎么用
- 理财产品有哪些?
- 个人信用报告怎么看征信有没有问题
- 保险费怎么算
- 金融机构包括哪些
- 业绩比较基准
- 股票的成本价怎么算出来的
- 增发股票是利好还是利空
- 京东股权结构
- 征信呆账是什么意思
- 股票持仓里出现配债怎么处理
- 投资回报率计算公式
- 老鼠仓是什么意思
- 承兑贴息率一般多少
- 公积金提取了还结息吗
- 净利率现金含量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