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法规基础知识的简单介绍
本文法律分析概要:
- 1、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基础知识有哪些?
- 2、驾驶交通法规基本知识
- 3、道路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
- 4、交通安全知识内容是什么?
- 5、基本交通知识都有哪些?
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基础知识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条例。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组织有关部门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确定管理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章 车辆和驾驶人
第一节 机动车
第四条 机动车的登记,分为注册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和注销登记。
第五条 初次申领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应当向机动车所有人住所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注册登记。申请机动车注册登记,应当交验机动车,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一)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
(二)购车发票等机动车来历证明;
(三)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或者进口机动车进口凭证;
(四)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或者免税凭证;
(五)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在机动车注册登记时提交的其他证明、凭证。
不属于国务院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规定免予安全技术检验的车型的,还应当提供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第六条 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登记该机动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
(一)改变机动车车身颜色的;
(二)更换发动机的;
(三)更换车身或者车架的;
(四)因质量有问题,制造厂更换整车的;
(五)营运机动车改为非营运机动车或者非营运机动车改为营运机动车的;
(六)机动车所有人的住所迁出或者迁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区域的。
申请机动车变更登记,应当提交下列证明、凭证,属于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情形之一的,还应当交验机动车;属于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情形之一的,还应当同时提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一)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
(二)机动车登记证书;
(三)机动车行驶证。
机动车所有人的住所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区域内迁移、机动车所有人的姓名(单位名称)或者联系方式变更的,应当向登记该机动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
第七条 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所有权发生转移的,应当及时办理转移登记。
驾驶交通法规基本知识
车辆驾驶交通法规和驾驶常识如下:1、不是所有的绿灯情况下,都能通行:机动车遇有前方交叉路口交通堵塞时,应当依次停在路口等候,不得进入路口。违反者应处警告,或罚款,驾驶证扣2分。2、不得一次性变更两条以上机动车道:一次性变更两条以上车道的驾驶员会出现视觉盲点,尤其是变换到第二条车道时,很容易出现事故。另外,随意变更车道,还将处以罚款。3、同时并入中间车道时,左让右:左右两侧车道的机动车,同时向中间车道并线时,左侧车道的机动车,需要避让右侧并线的机动车,让其先行变道。否则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左侧变道车辆将负全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条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法。
第三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应当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
道路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
法律分析:是指在交通活动过程中,能将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交通安全意味着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若这种可能性超过了可接受的水平,即为不安全。道路交通系统作为动态的开放系统,其安全既受系统内部因素的制约,又受系统外部环境的干扰,并与人、车辆及道路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系统内任何因素的不可靠、不平衡、不稳定,都可能导致冲突与矛盾,产生不安全因素或不安全状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条 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交通安全知识内容是什么?
交通安全是一门“5E”科学。所谓“5E”是指:法规、工程、教育、环境及能源。
1、法规
在我国,“法规”是指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的交通规则、交通违章罚则及其他有关交通安全的法律等。交通法规是交通安全的核心,贵交通安全起保障作用。交通法规必须具备三大条件:一是科学性;二是严肃性;三是适应性。
2、工程
“工程”是指交通工程,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和处理车辆在街道和公路上的运动,研究其运动规律;二是研究和处理为使车辆达到目的地的方法、手段和设施,包括道路设计、交通管理和信号控制等;三是研究和处理为使车辆安全运行而需要维持车辆与固定物之间的缓冲空间。
3、教育
“教育”是指安全教育,包括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两种。学校教育是对在校学生进行交通法规、交通安全和交通知识的教育;社会教育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及广告等方式,广泛宣传交通安全的意义和交通法规,同时对驾驶员定期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守法思想、职业道德及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4、环境
“环境”是指环境保护。在发达国家,80%以上的噪声污染及废气污染是由汽车运行造成的,因此,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是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的最重要措施。
5、能源
“能源”是指燃料消耗。汽油、柴油的大量使用,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给人类发展带来影响。交通事故与能源消耗的关系一直是发达国家研究的一大热点。
交通工程是交通安全的基础科学,一切交通法规必须以交通工程为科学依据,一切交通安全对策和设施必须以交通工程为理论基础,交通安全教育必须以交通工程为指导,环境保护和降低能耗必须以交通工程为分析依据。这就是交通安全法规、工程、教育、环境和能源之间的关系。
安全须知
1、不闯红灯,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2、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上路;
3、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自行车;
4、不骑车带人;
5、不在机动车道内骑车;
6、不突然猛拐、攀附车辆、双手离把;
7、不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曲线竞驶;
8、不乱停乱放;
9、不在车辆临近时横穿或者中途倒退、折返;
10、不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11、不追车、抛物击车;
12、不在机动车道上拦乘机动车;
13、不跨越、骑坐隔离设施;
14、未戴头盔不坐摩托车。
15、转弯前须减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不准突然猛转。
16、车闸不灵时不准上路行驶。
17、不准撑伞骑自行车、三轮车等。
18、不准在车行道上停车交谈或与机动车争道抢行。
19、不乘坐农用车,不乘坐超员车。
20、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
基本交通知识都有哪些?
一.行走须知
1.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路边行走;
2.行人不准在车行道 上追逐、猛跑,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猛拐横穿;
3.不准在道 路上扒车、追车,不准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4.不准在公路上玩耍、嬉闹;
5.学龄前儿童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须有成年人带领。
二.乘车须知
1.不准在道路中间招呼车辆;
2.机动车在行驶中不准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窗外;
3.乘车时,不准站立,不准在车内吃东西;
4.不强行上下车,做到先下后上,候车要排队。
交通安全(The traffic safety),是指人们在道路上进行活动、玩耍时,要按照交通法规的规定,安全地行车、走路,避免发生人身伤亡或财物损失。
儿童交通安全(2016—2017)是家长们最为关注的,除了学龄前及中小学教育对儿童交通安全教育进行普及之外,不少地区也举办了生动的体验教育课程,或修建专业的体验馆,针对儿童或小学生在特定的场馆内,参加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以步行者和驾驶者的身份进行体验,从而正确理解交通安全知识,并培养在危险状态下的应变能力。
其他文章
- 选举权如何行使 (法律分析文章)
- 个人工资表样本(个人工资表样本表格)
- 反垄断法司法解释
- 农民工工资标准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怎么样(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公司招聘)
- 清明节放几天假期(清明节放几天假期2021)
- 2023年养老计算器(养老保险金计算器2020)
- 待产假
- 工资证明如何写(法律分析)
- 2023湖北社保缴费价格表查询?武汉2023到2024年社保缴费标准?
- 北京著名刑事律师排行榜
- 山东省交通事故处理热线的简单介绍
- 新的劳动法对停薪留职的规定(新的劳动法对停薪留职的规定有哪些)
- 网络服务提供者
- 如何合法开展家教中介服务 (如何做家教中介)
- 刑事拘留多少天有案底(拘留多长时间有案底)
- 如何与同行协作(探讨律师合作的合法性)
- 深圳劳动仲裁电话12333在线咨询
-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 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
- 北安重大刑事案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全文 劳部发【1995】309号《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 2023年民法典婚假10天
- 关于残疾证如何挂靠(残疾证如何挂靠)
- 深圳劳动法的电话号码是多少(深圳劳动法在线咨询电话)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其余八个罪名)
- 查户籍怎么查询系统(如何在线查询户籍)
- 内蒙古监狱
- 劳动手册怎么办理(劳动手册怎么办理地点)
- 湖南省2023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的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