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的劳动法律常识(常用的劳动法律)
本文法律分析概要:
- 1、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知识
- 2、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
- 3、劳动方面都有哪些相关法律
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知识
1、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国家的劳动法规有哪些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07年8月30日)。
3、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4、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完善、合法的规章制度,关乎员工切身利益的制度规定应当经过职工大会讨论,并且向劳动者培训公示。
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
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法律主观:劳动法第七章、《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禁忌劳动范围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除了服务期协议、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法律分析:试用期。劳动合同不满一年(不含一年)试用期不超一个月。劳动合同一年以上不满三年(不含三年)试用期不超过二个月。劳动合同三年以上,试用期不超过六个月。
劳动方面都有哪些相关法律
国家的劳动法规有哪些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07年8月30日)。
除此以外,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还有:《工会法》、《矿山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此外还有大量的部门规章和地方立法,几乎都与保障劳动者权益相关。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劳动法相应的法律法规有哪些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07年8月30日)。
处理劳动关系与争议方面的法规有哪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劳动关系法律规定主要有哪些?《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集体合同一旦签订,对企业及劳动者都具有法律效力,个人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条款相冲突的,以集体合同为准。劳动基准方面的法律制度。
其他文章
- 昆仑神宫什么时候上映
- 衡阳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
- 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 阳光保险公司的热线电话
- 居民养老保险多交有啥好处
- 企业职工最低养老金是多少
- 平安银行一账通如何申办
- 三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官网
- 人身保险伤残程度分类表等
- 小额贷款利息一般是多少
- 平安智胜人生退保能退多少钱
- 青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
- 95566人工服务时间段
- 海淀区社保局在哪里的简单介绍
- 恒安标准人寿公司
- 儿童的医保查询网上查询入口
- 柳州公积金查询电话是多少
- 腾讯客服在线咨询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网站
- 成都社保查询个人查询(成都市民社保查询:查看您的个人社保信息)
- 国寿鸿富两全保险分红型意外身亡险保多少年
- 国寿瑞鑫是哪个保险公司的
- 芜湖住房公积金电话是多少
- 养老保险多少岁可以办理
- 天津恒安标准人寿
- 今天地震最新消息成都地震了
- 阳光保险公司怎么样靠谱吗
- 男生说平安喜乐是什么意思
- 职工家属补充医疗保险是什么意思
- 交强险一年要交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