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时蝗虫真的吃人吗,为什么旱灾之后有蝗灾
蝗虫不会吃人。首先蝗虫是植食性昆虫,天生就是不吃肉的。因此它的口器也是符合植食的特点。
其次,蝗虫即便想吃肉,也没有这种能力。它的口器无法撕裂人的皮肤,我们常说的被蚂蚱咬了,实际上是被蝗虫大腿上的刺弄伤的。
不过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种叫做“草螽”的昆虫,既像尖头蚂蚱又像蝗虫,其头部呈椭圆形,头顶尖,生有两根长须、脸扁而斜有一对弯曲长牙,形似钳子,颜色鲜红,雄虫背部有“发音镜”,鸣声为尖锐连续不断的“…嗞…”较为剌耳,体色大多翠绿色也有褐色个体。经常会把它和蝗虫弄混,误以为草螽是蝗虫。
为何干旱之后就会发生蝗灾呢?其实,在古代旱灾之后发生蝗灾的情况,就已经得到了多次的证实,特别是在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治蝗疏》中,更是查阅了历代的蝗灾资料后,将蝗灾与旱灾挂上了钩,并且给出了以下3个原因:
第一,干旱都是降水稀少,不过对于将虫卵产在土壤中的蝗虫来说,越是干旱的气候环境,对于它们的繁殖越有利,因为本身蝗虫就是一种耐干旱的生物,当土壤中的含水量在10%-20%的时候,对于蝗虫来说,是最适合存储虫卵的。
第二,当干旱出现后,因为地面的植被都变得非常稀松,这也让蝗虫的产卵面积变大了很多,伴随着土壤变得原来越坚硬,蝗虫的产卵储量,最多也可以提升到每平方米的土地上,至少有20万颗虫卵,当它们全部变成幼虫,数量是非常惊人的。
第三,在干旱的环境中,很多湖泊河流也都缩小了面积,甚至一些会出现干涸的情况,于是这些低洼地变成为了蝗虫们天然的产卵房,而且在干旱的情况下,那些植被中的水分也都很少,蝗虫吃了这些植物之后,就会长得更快,一般4-6周就可以变为成虫,之后立刻进行二代繁殖,所以,在干旱时节,1只蝗虫最多可以生育5代虫卵。
其实从秦朝开始,我国就每个朝代就有旱灾和蝗灾发生,而且是“逢旱必起蝗”。虽然明清开始,根据徐光启留下来的《治蝗疏》,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不过我国真正的蝗灾绝迹,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其他文章
- 淘宝的运费险怎么用?
- 广发银行信用卡额度
- 5944是什么商户?
- 95500是什么电话?
- 工商银行95588怎么转人工服务?工行信用卡怎么转人工?
- 新股申购需要什么条件?
- 理财是什么意思?
- 涨幅怎么算?
- 工商银行卡号忘了怎么查?
- 投资理念有哪些?
- 盘整是什么意思?
- 建行手机银行转账限额
- 中国四大投行是哪四个?
- 公积金提取要求哪些条件?
- 大童保险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 微信支付交易异常是怎么回事?
- 兴业银行信用卡进度查询
- 玖富万卡一万利息多少?
- 花呗打电话过来是什么意思?
- 微信能借钱吗从哪可以借钱?
- 天猫分期付款怎么弄?
- 广发证券开户佣金多少?
- 邮政储蓄银行余额怎么查询?
- 花呗提示无法使用多久恢复?
-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网上银行(企业服务)的安全机制是怎样的?
- 京东打白条什么意思?
- 网商贷满足什么条件可以开通?
- 怎么查询浦发信用卡申请进度?
- 招行信用卡办理时间
- 建行电话转账怎么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