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当取得商标的情况都有哪些?
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以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由商标局撤销该注册商标,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不正当取得商标的情况都有哪些?
1、欺骗手段
《商标审查及审理标准》指出,申请商标注册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得以弄虚作假的手段欺骗商标行政主管机关取得注册,也不得基于不正当竞争、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恶意进行注册。以欺骗手段取得商标注册的行为是指商标注册人在申请注册商标的时候,采取了向商标行政主管机关虚构或者隐睛事实真相、提交伪造的申请书件或者其他证明文件,以骗取商标注册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
(1)伪造申请书件签章的行为;
(2)伪造、涂改申请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文件的行为,包括使用虚假的身份证、营业执照等主体资格证明文件,或者涂改身份证、营业执照等主体资格证明文件上重要登记事项等行为;
(3)伪造其他证明文件的行为。
2、其他不正当手段
以欺骗手段以外的其他方式扰乱商标注册秩序、损害公共利益、不正当占用公共资源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其属于《商标法》第四十四条第_款规定的“其他不正当手段”。《商标审理及审查标准》规定:“此种情形是指确有充分证据证明商标注册人采用欺骗手段以外的扰乱商标注册秩序、损害公共利益、不正当占用公共资源或者以其他方式谋取不正当利益等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其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了公共利益.对于只是损害特定民事权益的情形,则应适用商标法第四十五条及商标法的其他相应规定进行审查判断。下列情形属于本条所指的“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
(1)商标申请人申请注册多件商标,且与他人具有较强显著性的商标构成相同或者近似的;
(2)商标申请人申请注册多件商标,且与他人字号、企业名称、社会组织.及其他机构名称、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包装、装演等构成相同或者近似的;
(3)商标申请人申请注册大量商标,且明显缺乏真实使用意图的;
(4)其他可以认定为以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情形。
商标获准注册后,商标申请人既无实际使用行为,也无准备使用行为,仅具有出于牟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积极向他人兜售商标、胁迫他人与其进行贸易合作、或者向他人索要高额转让费、许可使用费、侵权赔偿金等行为的,可以判定其明显缺乏真实使用意图。
商标申请人以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商标,不限于商标申请人本人申请注册的商标,也包括与商标申请人具有串通合谋行为或者具有特定身份关系或者其他特定联系的人申请注册的商标。
其他文章
- 如何才能避免商标无效呢?
- 对于商标使用备案有什么要求呢?
- 恶意抢注商标怎么认定?
- 低价转让的商标有什么问题?
- 国内商标注册与国外商标注册有什么不一样吗?
- 不注册商标会对自己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 商标查询:“天全竹笋”商标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 如何才能为商标取一个有创造性的名称呢?
- 快速获得商标的捷径,不需要再等啦
- 恭喜“关口葡萄”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 商标的价值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区间呢?
- 哪些企业适合注册“万能商标”呢?
- 购买商标最快几天可以使用呢?
- 对于商标续展你是否有这些疑问?
- 广告语可以申请商标,但是有几个要点请注意!
- 面对商标撤三,教你如何化险为夷!
- 如果没有注册第35类商标......
- 奶茶需要注册哪一类商标呢?
- 浅析商标异议申请
- “鱼泉贡米”获批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助农增收致富
- 商标分类中的35类起到哪些作用
- 对于注册商标可以申请无效宣告的情形有哪些?
- 青岛商标注册误区大盘点
- 第31类商标的注册流程是什么?
- 购买残标有风险吗?
- 浅谈Logo与商标的区别
- 如何规定填写商标注册申请表?
- 恶意抢注他人商标,一定会受到这些处罚!
- 单字商标的优缺点有哪些?
- 商标撤销和商标注销有什么不一样?别再傻傻分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