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

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

时间:2025-09-20 09:12:57 浏览量:

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

 (一)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  1.管理会计的定义  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  两个问题:  会计的本质:信息系统还是管理活动?  会计本质对会计工作有何影响?

  2.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  ①管理会计的对象  从实质上讲,管理会计对象是单位的经营活动。  从管理体现价值角度看,管理会计对象是价值运动。  综上,管理会计对象具有复合型特点,一方面强调作业管理,目的在于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强调价值管理,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价值最大增值。  因此,作业管理和价值管理共同构成管理会计的对象。  ②管理会计的目标  最终目标: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价值增值。  具体包括:  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  参与单位的管理活动  ③管理会计的职能: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  规划  是对未来经济活动的计划,以预测、决策为基础,以数字、文字等形式落实管理目标,以协调各单位的工作、控制各单位的活动,考核各单位业绩。(销售预测)  决策  是在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程序对未来方向、目标和方法做出决定的过程。决策既是管理的核心,也是各级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重大决策都有会计部门参加,因此也称为参与决策。  控制  是对企业经济活动按照规划要求进行的监督和调整。一方面监督规划的执行情况,确保经济活动按照计划要求进行;另一方面,企业对计划本身的质量进行反馈。(预算管控)  评价  是指考核评价经营业绩,在各部门各单位明确各自职责的前提下,逐级考核责任指标的执行情况,为奖惩制度的实施和未来工作改进提供必要的依据。(经济增加值(EVA)和平衡积分卡(BSC))  ④管理会计的信息质量特征  相关性   准确性  一贯性   客观性  及时性   成本效益性  一个简要总结: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服务对象不同 侧重于对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属于“对外报告会计” 为内部管理者服务,属于“对内报告会计”
职能定位不同 侧重在“记录价值”,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提供并解释历史信息 侧重在“创造价值”,其职能是解析过去、控制现在与筹划未来
约束条件不同 受到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约,灵活性较小 不受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制约,处理方法选择灵活
会计主体不同 主体单一,以企业作为会计主体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 多层次主体,既要反映企业整体,也要反映内部各责任单位的信息。
会计期间不同 按照规定的会计期间(如月、季度、年)编制报告 不受固定会计期间的限制,可根据需要按日、周、月编制报告
会计信息范围不同 主要反映货币化的会计信息 既反映货币化信息,也反映诸如存货量、产量等非货币化信息
  (二)管理会计的发展简史  从20世纪初至今,企业管理会计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成本决策与财务控制阶段(1920—1950)  背景:生产专业化、社会化程度提高,竞争日益激烈  职能:降低成本费用,为产品定价提供信息  方法和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标准成本控制、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等管理方法;杜邦财务指标体系  标志:  1922年,美国会计学者奎因坦斯(H.W.Quaintance)在其《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一书中首次提出“管理会计”的名称。  1952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年会正式采用“管理会计”来统称企业内部会计体系,标志着管理会计正式形成。  自此,现代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 转乾企业管理-验资公司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22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