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跌麻了,印度涨疯了
惨啊!
今天,A股第53次3000点保卫战,正式打响。
所有人都已经麻木,看着指数上上下下挣扎,甚至有点想笑!
我们萎得不行,隔壁印度却一柱擎天。
印度孟买指数,昨天创了历史新高,今天继续上涨,一度达到69376点。
这是要奔着70000点去啊……
对此,我们只能强颜欢笑、互相安慰:莫羡慕,他们的市场是风险失控了!
说白了,还是酸。
犹记得3个月前,听说欧盟要加大对印度贸易,我立刻买入一只印度场外基金。
持有了半个月,涨了1%,受不了卖了。
如果拿到现在,起码能赚10个点……
唉,在A股快进快出玩习惯了,浑然已忘记价值投资、长期持有的初心。
环境能影响一个人,也改变一个人。
我突然明白,A股凭什么跟印度股市比啊,两者压根就是相反的环境……
01
相似的起点,相反的选择
成功的股市大多都体现一个特点:有个好指数,能代表最先进的产业方向。
它的长期平均回报率,应该高于国家经济的增长率。
只有这样,才能让全民相信国运,形成财富效应。
老百姓不傻,光用嘴巴说有什么用?要让大家赚到钱,才是硬道理。
那么问题来了:你怎么知道哪个是先进产业方向,哪些是优质企业?
没有人事先知道,所以要交给市场选择。
优胜劣汰是天道。
美股能长牛,难道仅仅是依靠金融霸权?当然还必须有优质公司来支撑市场。
而像苹果、微软这类超大企业,难道是美国市场刻意培养的结果的吗?
绝对不是。它们靠的是自身的创造力和活力,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活到最后。
只有充分的竞争,才能推动市场进入良性循环,蛋糕越做越大。
印度也一样。
印度孟买交易所,成立于1875年,是亚洲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最初的印度股市,和如今的A股有些相似,不断有公司上市圈钱,且不允许外资介入。
到1980年代末,印度全国已有6500多家上市公司,指数却长期在1000点以下徘徊。
直到90年代,印度开始搞“改革开放”。为了吸引海外投资者,股市才跟着一起改。
1992年,中国发布《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
同年6月,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发布《投资者保护与信息披露指引》,将沿用上百年“优选为本”的发行制度,转变为“披露为本”。
什么意思?
就是要充分体现市场化原则,股市有进必有出,不能只是给高种姓老爷们圈钱了。
态度非常坚决。
1992-1996年,印度本土大量新增上市公司,点燃最后的疯狂:
1992年,316家;1993年549家;1994年,968家;1994年,1281家;1996年1105家。
敞开新股供应的另一面,是即将发生退市潮。
1997-2020年,印度全国累计IPO数量,还不到1992-1996年的四分之一。但总计却有2869家公司退市,占比高达54%,年均106家。
确保只有优质企业能留下,组成一个好指数。
纳斯达克是这么做的,纽交所是这么做的,印度也是这么做的。
大量企业退市,根本不会打击市场信心,反而能成为牛市启动器。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保留优质上市资源。
与中国大量优秀企业在海外上市不同,印度本土的优秀公司,必须在印度国家交易所或孟买交易所上市。
对于较大的海外上市项目,则必须将15%的股份向国内投资者发售,有效避免市场空心化。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充分竞争。而不是大企业都出海了,国内就剩小猫三两只。
所以仅2004年,孟买交易所就多达974家公司退市。但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印度股指却真正意义上开启了大涨。
2016-2017年,印度第二波退市潮,股指走势也明显比以前更强。
相比每年仅有数十家退市的A股,不管是主动还是被迫的,印度人开放的决心,比我们强。
完善“交易端”的同时,必须加大退市力度。
倘若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A股始终不会有长期牛市。
02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说完市场制度,我们再聊聊大家最关注的问题:交易制度。
管子曰: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
商鞅也曾说:利出一孔,则国多物。
先不要去纠结古人的原意,以今天的眼光看,可以这么解释:只有让大多数人都能在市场赚到钱,大家才会齐心协力做多市场。
这才是良性循环,竭泽而渔是下下策。
所以优秀的市场必须做到什么?——保护中小投资者。
2001年,印度开始从根本上改革交易机制——散户T+0就算了,居然还让机构兜底T+3。
是的你没有看错,跟A股是反过来的。
就是说,一旦有风险,让散户先跑路,机构来断后。
实不实在?羡不羡慕?
目的只有一个:提高定价效率,降低交易风险。
在这种环境中,普通人才敢大胆投资。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
印度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远远不止如此。
印度有一个“投资者保护基金”,专门向因上市公司或券商违规,而受损的投资者提供救济。
为的就是,不仅要保障散户赚钱,还要呵护他们,不至于被割韭菜了,还要被主力侮辱嘲笑!
印度还有一个专门举报上市公司违规的网站——SCORES(scores.gov.in),你猜猜它每年受理和解决多少案件?
3万件。
兄弟姐妹们,这是什么概念?!
意思就是,每年给散户朋友们办3万件实事!
而且很多还办成了。
所以你能看到,SCORES网站上案件的举报数量、未决数量,是呈下降趋势的。
咱们这边的XXX,除了喊口号、处罚单,一年能办几件事呢?
就算咱们也有举报网站,只要机制不改,案件只会越堆越多……
此外,印度还建立了严格的反欺诈发行制度和集体诉讼制度,中央政府专门成立了调查组,可以直接冲到违规公司或机构里去抓人。
卷完钱就想跑?不存在的。
SCORES举报页面截图
当然,印度市场,也不是完全对机构不闻不问,真那样搞就没资金敢进来了。
需要明白的是:印度并没有将T+0、大宗、波动调节、融券、做市商等机制,作为个别可拆卸的模块,而是将交易机制作为一个系统通盘设计和考虑。
简而言之,就是大力发展衍生品等风险管理工具,这玩意才是和机构密切相连的。
或者说,这玩意才是机构应该重点关注的,而不是专门想着去割散户韭菜。
目前,印度国家交易所个股期货和期权名义成交金额全球第一,股指期货和期权名义成交金额全球第四。
股市长牛,市场又这么友好,中产还有理由不去投资吗?
没有。
近些年,尤其在疫情爆发后,印度超级大放水,散户入市的热情越来越高涨。
2015年,印度散户投资者1000万户;2020年,2100万;2021年,4000万;2022年,突破1亿。
越来越多人在股市赚到钱,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曹德旺曾说:中国14亿人口,实际上只有2亿人有消费能力。
2022年,全球人均GDP是1.2万美元,中国人均1.25万美元,看起来还不错。
但咱们的消费率还不到50%,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5%。
而印度历来也是储蓄大国,消费率却高达77%。
主要原因,当然是中国人被房贷绑架了,消费力很难起来。
但如果股市能好,让小民们能有多赚钱的路子,情况一定比现在更好。
其实,印度为股市做的这些事,有什么特别的吗?
没有。
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功、向上的市场,都是这么做的,印度不过是照抄而已。
只是我们自己的市场比较奇特,所以才感觉好稀奇。
一个好的市场,无非遵循两点:良好的监管制度,相对公平的市场规则。
想要实现,有什么难度吗?没有。
印度能做到的事,中国肯定能做到。我丝毫不怀疑这个。
关键是,愿不愿意去做。 (全文完)
其他文章
- 陈志朋发文致歉:今年6月已补缴税款,爆料员工是因自身过失引咎退出合作
- 年内首家!吉林德惠长银贷款有限责任公司获批解散
- 龙头股份上涨5.79%,报9.87元-股
- 宅男财经|威马破产重整、创始人跑路,车主慌了!
- 华邦健康:坚定医药医疗主业 颖泰生物拥有350项国家专利
- 汇添富上证综合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增聘孙浩为基金经理
- 规模太大限制增长空间!华尔街大佬唱空苹果:天价估值不合理
- 晚间公告全知道:回购潮持续!东方证券拟不超5亿元回购股份,“以身试药”董事长突遭警示!北方国际签20亿美元伊拉克扩厂大单…
- 步步高(002251.SZ):法院裁定受理公司重整
- 东方电热(300217.SZ):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开始,有部分客户会在通过验证后陆续切换并导入
- 扩大数据中心业务布局 光环新网(300383.SZ)拟携控股股东百汇达在马来西亚共建智算-云计算基地
- 美国影视公司派拉蒙考虑明年初裁员超1000人
- 深夜重磅反击!两大评级机构发声;热搜爆了!2.2亿彩票大奖得主现身;又有A股公司董事长被刑拘;爱马仕继承人将400亿财产留给园丁
- 宏达股份:控股股东重整进展及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情况公告
- 腾讯公司取得病毒程序检测专利,提升病毒检测的泛化能力
- 9月20日个股公告精选:通化金马子公司琥珀八氢氨吖啶片III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临床试验终点;蓝英装备回复关注函;华虹公司拟向全资子公司华虹宏力增资126.32亿元
- 英力股份:四季度预估塑胶件产能利用率接近50%,金属件超过70%
- 【异动股】生物制品板块拉升,亚虹医药-U(688176.CN)涨7.47%
- 特斯拉即将在中国开启储能超级工厂建设
- 2024年,乌克兰还能坚持多久?
- 上工申贝10.07%涨停,总市值45.21亿元
- 慕思股份申请打鼾行为检测专利,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对用户打鼾行为的准确度
- 比亚迪取得燃油蒸发泄漏诊断模块和燃油蒸发泄漏诊断系统专利,可以避免因环境因素差异造成的测试误差问题,也可以节省电能
- 韩国散户,彻底疯狂
- 利好消息不断,市场人士:期指后市将渐进式上行,关注底部布局机会
- 安踏回应“ANTA”是拼音还是英文
- 时隔半年之后,央行再次降准!对股市、汇市、楼市有何影响?解读来了
- 单霁翔:数字化创新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钛媒体2023 T-EDGE
- 新茶饮掀IPO热潮:门店、供应链“两手抓”,但赛道拥挤已成红海
- 国家统计局:政策效应将持续显现,房地产市场形势有望进一步趋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