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三大医疗器械巨头研发实力深度解析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智能医疗、数字医疗、精准医疗等新兴领域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更多的增长点。然而,尽管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在国产化替代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不可忽视在某些领域和高端产品上对进口的依赖。
这样的背景下,科创板的设立显得尤为重要。其初衷在于专注于打造中国的硬核科技,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推动国内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得益于科创板的助力,我们已经看到一批优秀的医疗器械企业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内脱颖而出,成为了行业的翘楚。
数据显示,联影医疗、华大智造、海尔生物等公司在这方面是走在市场前列的,其研发投入在科创板中占据前三,这充分说明了这些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上的高度重视。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三家企业的科研能力,揭示其背后的创新实力和科技优势。
01
医学影像设备龙头
联影医疗
高端医疗影像设备是医疗器械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技术门槛高、附加值高等特点。多年来,联影医疗团队通过高强度研发投入,终于攻克了快速成像软件、电子学、谱仪、射频功放、射频发射接收线圈、梯度功放与梯度线圈、大孔径磁体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从1.5T到3.0T,再到5.0T磁共振成像系统全部核心部件自主研制。
然而,尽管一些国内的核心部件已经实现了自研自产,但在关键的性能参数上,与国外先进产品相比还存在短板,因此高端市场仍然较大程度上依赖进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作为国内医疗影像设备的领军企业,联影医疗正在积极响应国家国产化替代政策,对高功率等核心部件进行持续的技术攻关。
截止到2022年,联影医疗已在许多核心产品和部件上取得了自研自产的突破。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还将为我国的医疗影像设备行业注入更强的创新动力。
通过不断努力,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医疗影像设备能够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02
国产基因测序仪领军者
华大智造
基因测序仪属于另一大领域的高端医疗设备,其技术壁垒仍然较高。目前,全球范围内能够自主研发和生产基因测序仪的企业数量有限,国内企业在这方面的发展相对较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华大智造,一家源于华大基因并凭借自主研发突破底层核心技术的国产基因测序仪领军者,如今已拥有丰富的产品矩阵。通过并购国际测序巨头CG US为战略支点,华大智造成功研发出DNBSEQTM高通量测序技术,成为国际上仅有的三家具备自主研发和量产临床级高通量基因测序仪能力的企业之一。
2023年2月,华大智造发布了超高通量测序仪DNBSEQ-T20×2,将测序成本降低至约100美元,这一创新无疑为基因测序领域开启了新的纪元,具有深远的产业战略意义。
在基因测序产业链上游,由于高技术壁垒的存在,外资寡头形成了垄断格局。然而,华大智造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自主研发能力,正在领衔进口替代,力图打破这一格局。上游是产业链中壁垒最高的环节,技术的核心推动作用使得测序成本以超过摩尔定律的速度迅速降低,而下游应用的不断拓展则驱动着行业持续保持高景气度。
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及我国基因测序仪与耗材市场规模分别为332亿元、47亿元,并预计在2022-2032年间将分别以17.5%和20.4%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扩大。在2022年,华大智造在全球及中国的测序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2%和26.1%,这充分展示了基因测序仪国货之光在海外市场的耀眼表现,进口替代蓄势待发。
03
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数字场景
方案引领者——海尔生物
在生命科学领域,数字技术的不断融合与创新正在开启一个崭新的纪元,其中,海尔生物无疑是这个历史性变革的先锋和领跑者。凭借其创新的数字场景策略,海尔生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医疗服务的跨越式发展。
最新公开数据显示,海尔生物在研发费用上的投入位列行业前茅,其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已超过10%,同比增长高达14.87%。这一令人瞩目的成就充分证明了海尔生物对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坚定承诺和巨大投入。
海尔生物始终坚持技术领先,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形成了自动化、分离、耗材、试剂等八大技术平台。公司已成功突破了高精准识别定位抓取技术、高精度变频控制技术、视觉识别技术、实验室耗材制造技术等核心技术,并在微生物培养、环境模拟、离心、高分子材料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布局。这一切不仅强化了海尔生物在科创板医疗器械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更凸显了公司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
海尔生物凭借其前瞻性战略和雄厚的技术实力,在科研实验室的精密研究、公共卫生机构的疾病预防与控制、医院的院内用药和血液管理等多个核心场景中均展现出了卓越的竞争力。通过深度融合物联网、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海尔生物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全流程自动化和数字化智能化体验,充分满足了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海尔生物还成功解决了传统公共卫生治理中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一突破既体现了公司在技术应用上的创新能力,也彰显了其深厚的社会责任感。此外,公司推出的魁斗HaiLab智慧实验室平台更是让实验室具备了自我感知、自我计算和自我反馈的先进能力,为实验室研究和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效率。
海尔生物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场景生态战略,通过数智化变革和非存储类第二增长曲线的打造,进一步拓展其在医疗设备领域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同时,海尔生物还将继续聚焦六大研发生产中心的建设和八大技术平台的完善,打造涵盖多学科融合的专业团队,以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医疗设备和服务。
04
结 语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科创板医疗器械行业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联影医疗、华大智造和海尔生物等企业以其卓越的研发实力和科技优势,不仅突破了核心技术的壁垒,更实现了自研自产的重大突破,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未来,这些企业必将在国内外市场上持续展现其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全人类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他文章
- 京东 - 天猫今晚 8 点开启 iPhone15 系列手机现货预售,5999 元起
- 山西临汾:多子女家庭首套房公积金贷款额上浮20%可达100万元
- 周鸿祎“割韭菜”,这招数太厉害了
- 汉商集团: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正配合各中介机构开展相关审计、评估、调查等工作
- 传永辉超市北京研发团队裁员,或撤回福州
- 银城生活服务违反上市规则,总裁李春玲心生一计
- 百时美施贵宝84亿美元囊获潜在“first-in-class”双特异性ADC
- 韩国首尔即日起上调地铁票价 为8年多以来首次涨价
- 惠发食品高管“清醒”减持,预制菜炒作还能热多久?
- 华建集团:与济南先投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9564.13105万元工程设计合同
- 月薪2万,吃不起面包、喝不起咖啡、穿不起羽绒服、住不起汉庭如家……
- 东方甄选“小作文”事件愈演愈烈!CEO孙东旭与主播董宇辉之间二选一? 东方甄选已建立直播矩阵并申请董宇辉商标, 董宇辉真实年薪疑似曝光
- CPI转正!通缩预期明显下降,PPI和CPI负剪刀差持续收窄,机构:整体稳健但谈不上强劲,稳增长、扩内需政策需保持力度
- 刷新新冠疫情间纪录 美国牛肉价格创历史新高
- 美股收盘:飙升势头有所放缓 但道指续创历史新高 美债收益率跌破4%
-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159,调贬8个基点
- 美股无视通胀持续走高!富国银行“泼冷水”:投资者对股市冲击毫无准备
- 【异动股】乳业板块低开,一鸣食品(605179.CN)跌9.97%
- B站公布 2023 年度弹幕:“啊?”
- 中化化肥(00297)联营公司阳煤平原将关停固定床气化炉
- 中顺洁柔:对市场上品牌和产品被仿冒现象采取应对措施,保护品牌形象
- 全球豪门,都来中国做VC
- 金地集团下跌5.09%,报4.66元-股
- 茅台提价难倒对手,二线品牌卖不动,百元酒反成畅销货
- 无锡晶海登陆北交所开盘涨83%,董事长李松年控制96%表决权
- 销量同比下滑27个月后,智能手机走出「至暗时刻」 - 2023·大复盘
- NFT又在疯炒!加密市场再度掀起FOMO狂潮
- 友好集团上涨6.27%,报6.44元-股
- 上海莱士超500%溢价收购背后:标的公司股权有“案底” ,曾成为竞争对手重组并购“猎物”
- 工信部等十四部门开展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