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站上风口,概念股涨疯了!
人形机器人赛道又迎来重磅利好,板块集体高潮!
11月3日,昊志机电(300503.SZ)、丰立智能(301368.SZ)涨20%,三丰智能(300276.SZ)涨15.38%,中马传动(603767.SH)、巨轮智能(002031.SZ)、中大力德(002896.SZ)涨10%,优德精密(300549.SZ)涨超9%,曾经的热门概念股悉数回暖。
政策吹风不断,人形机器人的“元年”
消息面,11月2日,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其中表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
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工信部还表示,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前期已有一定基础,但在关键基础部件、操作系统、整机产品、领军企业和产业生态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弱项,需要加强政策引导,集聚资源推动关键技术创新,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赛道进展加速,特斯拉人形机器Optimus通过视频展示了自主分类物品、单脚保持平衡等能力;傅利叶通用人形机器人开启对外预售;英伟达、Meta发布了重磅机器人训练工具等。
背后的原因在于,当前时点刚好是各项技术涌现的交汇点,无论是精密控制零部件方案的迭代升级,还是GPT大模型的不断进步,都有利于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突破,再叠加资本的追捧、政策的发力,无不预示着人形机器人产业破晓时刻将要到来。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人形机器人目前的软硬件迭代以达到“类人类”功能还不够,能否解决高昂的成本问题是产业化的前提,行业“0-1”拐点尚需时日。
国内人形机器人“奋勇争先”
目前人形机器人赛道中,领先的包括科技巨头和一些初创型公司。
国内已发布人形机器人的公司包括小米、优必选、智元机器人、追觅科技、达闼、傅利叶智能、宇树科技、小鹏汽车等至少10余家。
在此前的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家企业纷纷祭出了自己的拳头产品,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其中,小米(01810.HK)的“铁大”,也即CyberOne着重感知与交流,可以感知人类情绪、识别45种人类语义情绪。值得注意的是,Cyberone目前应用的所有技术,都可以套用在小米汽车上。公司在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赛道双管齐下,探索手机之外的第二增长曲线,模仿特斯拉的路线。
优必选,无疑算是机器人赛道的头部玩家,其背后站着腾讯投资、软银愿景、启明创投、鼎晖投资和正轩投资等知名机构,公司的Walker机器人是中国首个商业化双足真人尺寸人形机器人,也是全球首家将双足真人尺寸机器人的成本降低至10万美元以下的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8月25日,优必选更新了申请材料,推进上市事宜,如若进展顺利,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公司过去三年(2020年至2022年)营收分别为7.40亿元、8.17亿元、10.08亿元,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是公司同期净利润分别为-7.07亿元、-9.18亿元、-9.87亿元,亏损不止,或许也是其希望尽早上市的因素之一。
此外,前华为“天才少年”、哔哩哔哩科技区百万粉丝up主稚晖君出走华为后成立机器人公司“智元机器人”,专注于发展通用人形机器人,该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远征A1”已正式发布,预计先应用在工业制造领域,随后逐步走向toC应用。
小鹏作为造车新势力,一直对自动驾驶技术、仿生机器人十分热衷,公司旗下的PX5计划优先在小鹏的工厂和销售场景进行实地应用,最终提供稳定可靠的价值。
当前人形机器人赛道仍处于发展初期,产品普遍价格昂贵,单台动辄百万元,主要系背后的研发成本高昂,未来随着规模化的落地和应用,其成本或不断下行。
相关产业链机遇一览
除了做人形机器人的公司,上游的供应链企业也有望跟着“喝汤”。
其中,人形机器人中,由于关节和自由度更多,减速器的占比可能会更高,预计对减速器的需求将会实现数量级的增长。
中大力德(002896.SZ)是国内行星减速器的领先企业,目前已经向国内几家主要的人形机器人制造商送样。由于行星减速器抗冲击能力强,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下肢旋转关节。
绿的谐波(688017.SH)的谐波减速器由于精度高、结构紧凑,在人形机器人中主要应用于小臂、大臂等上肢旋转关节。
资料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绿的谐波实现营收2.54亿元,同比下降26.26%,实现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下降43.36%。公司表示,3C电子产品等需求低迷使得公司下游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承压,进而导致业绩颓势。公司表示已经在推进人形机器人项目,但产品要实现商业化运作,尚待时日。
当下国内的机器人产品主要是工业机器人,其下游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业及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上述两个行业的机器人使用量占工业机器人整体使用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如若人形机器人加速落地,相关供应商的业绩有望逆转。
电机被称为“机器人的心脏”,尤其是空心杯电机,具备体积小、功率密度高、可控性高、噪音小、散热效果好等优点,契合人形机器人灵巧手需求。
鸣志电器(603728.SH)是该赛道的龙头,公司的控制电机及其驱动系统产品的营收占比超过80%,其中就包括空心杯电机。网传公司曾收到特斯拉关于空心杯电机送样测试反馈,或将为特斯人形机器人供货。
此外,江苏雷利(300660.SZ)旗下子公司鼎智科技的空心杯电机行业领先,有望卡位人形机器人蓝海市场。
作为“感知层”的传感器,是软件控制和硬件零部件的桥梁,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背景下有望迎来新一波发展机遇。
如柯力传感(603662.SH),旗下拥有连续多年全国第一市场占有率力学传感器品牌。与此同时,公司围绕“人形机器人”所涉及的触觉、视觉传感器积极寻求对外投资机会,目前已经储备了若干个技术壁垒高、市场前景广的机器人传感器种子项目。
结语——
在全球劳动力缺口持续扩大,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人形机器人赛道驶入快车道,此前有基金经理测算,即便部分替代当前的快递从业人员,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行业前景如星辰大海,相关投资机遇或将不断浮现。
其他文章
- 2023最新医保药品目录发布!新冠创新药先诺欣正式纳入医保
- 基金经理变更透视:前11月243名离任 信达澳亚、博时基金等旗下产品成立一年内基金经理离任
- 茂业商业:高宏彪辞任董事会秘书一职 许丽接任
- 恒大财富多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中国恒大一度大跌22%
- 比亚迪取得转向系统专利,实现车辆的原地游戏功能
- 拯救万达,王健林退到了底线
- 蔚来副总裁白剑谈造车成本:智能硬件占整车成本的20%,踏踏实实做好车,老实人不会吃亏
- 茶叶杀猪盘:两个多月揽走5亿元,谁是幕后操盘手
- 中国银行上涨2.05%,报3.99元-股
- 雷军宣布小米集团新品发布会定档10月26日晚7点,将正式发布全新操作系统小米澎湃OS和小米14系列
- 自称“会游水”的嘉兴首富沈天晴,却救不了“佳源系”上岸?
- 欣龙控股下跌5.06%,报6.01元-股
- 任泽平:美国高利率维持更长时间,短期资产价格或出现调整,美元继续维持强势
- 京东 - 天猫今晚 8 点开启 iPhone15 系列手机现货预售,5999 元起
- 山西临汾:多子女家庭首套房公积金贷款额上浮20%可达100万元
- 周鸿祎“割韭菜”,这招数太厉害了
- 汉商集团: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正配合各中介机构开展相关审计、评估、调查等工作
- 传永辉超市北京研发团队裁员,或撤回福州
- 银城生活服务违反上市规则,总裁李春玲心生一计
- 百时美施贵宝84亿美元囊获潜在“first-in-class”双特异性ADC
- 韩国首尔即日起上调地铁票价 为8年多以来首次涨价
- 惠发食品高管“清醒”减持,预制菜炒作还能热多久?
- 华建集团:与济南先投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9564.13105万元工程设计合同
- 月薪2万,吃不起面包、喝不起咖啡、穿不起羽绒服、住不起汉庭如家……
- 东方甄选“小作文”事件愈演愈烈!CEO孙东旭与主播董宇辉之间二选一? 东方甄选已建立直播矩阵并申请董宇辉商标, 董宇辉真实年薪疑似曝光
- CPI转正!通缩预期明显下降,PPI和CPI负剪刀差持续收窄,机构:整体稳健但谈不上强劲,稳增长、扩内需政策需保持力度
- 刷新新冠疫情间纪录 美国牛肉价格创历史新高
- 美股收盘:飙升势头有所放缓 但道指续创历史新高 美债收益率跌破4%
-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159,调贬8个基点
- 美股无视通胀持续走高!富国银行“泼冷水”:投资者对股市冲击毫无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