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什么?一文解释清楚
时间:2025-08-12 01:38:00
浏览量: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指某一单位的农业劳动者根据所投入的生产要素能够生产出的有形产出总值与劳动要素的可比拟价值之比,用经济学思维表述地即为农业劳动投入与农业劳动产出之比。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农业综合得失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农业发展水平的权威标志。一、农业劳动生产率定义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个能够衡量农业劳动投入与产出之间经济动态发展关系的定量指标。它反映出农业劳动生产有形产出总值与投入劳动要素可比拟的价值之比,经济学上它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有形产出总值/农业劳动可比拟价值农业有形产出总值指的是所有农业有形产品总值,其可作出同等物质产品或服务的总报酬;农业劳动可比拟价值是农业劳动投入总量,也就是农民家庭给农作物的总的劳动量,而这个劳动量的报酬应与生产其他商品的劳动量的报酬能够可比拟。二、农业劳动生产率特点(一)相对高效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明,农业的投入劳动量能够创造更多的有形产出总值,这样子就可以节省更多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农作物的货币支出,让更多的农民能够从农业生产中获得更高的收益。而且,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那么,另一方面,农业投入就可以有效地平衡农作物的货币支出与生产有形产出总值,也就导致了农业的效率高,为农业投入得到最大收益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二)与技术协调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不仅是由于农业劳动力的增加,而是由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包括设备的改进和种植时期的管理以及肥料的使用等。这样就大大改善了农业的生产组织和农业劳动力的效率,提高了农业的生产能力以及产出的有形产出总值。(三)引起农业结构变化如果某个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要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就需要总体上将农业技术水平提高,这样子就会出现农作物种类与规模的变化,从而也带来其它经济发展的改变。三、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一)农业技术质量更优的农作物和作物的改良会直接增加农业劳动生产率,因为这样可以降低农民使用的农业投入费用,如农药、宣传、机械等,而且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如果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农业技术上也可以得到改善,比如机械化和气象技术等,这将极大地改变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二)货币贬值当某段时期出现货币贬值的情况时,农民家庭的收入就可以得到提高,而农作物的投入费用则
其他文章
- 2023年中国互联网行业人才需求趋势,以下从不同方面介绍
- 临时安置补助费是什么?一文解释清楚
- 人工智能企业有哪些?2022全球十大人工智能企业介绍
- 保障房是什么意思?我国保障房有哪些?国家支持政策汇总
- 2023钢结构市场投资前景及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 绿色产品有哪些?绿色产品的分类
- 面板数据是什么?类型有哪些?
- 5G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 热电联产的原理和优缺点
- 萝卜投研是哪个公司的?网站怎么进入?通联数据股份简介
- 2023家电行业分析报告
- 2023建材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分析
- PPP模式是什么?一文讲清
- 361度创始人是谁?公司现任高管名单一览
- 底特律破产的原因是什么,底特律破产对我国有哪些启示?下面的文章做了详细解释
- 灰度发布是什么?灰度发布的作用和方式
- 充电桩厂家合作模式有哪些?三大模式介绍
- 华为:下一代数据中心白皮书(2022年).pdf(附下载)
- 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三次改革简介
- 量子信息是指什么?量子信息技术涉及的三大领域介绍
- 企业债券是什么?一文讲清
- 低碳技术是什么意思?分类有哪些?
- 2022中国idc第三方数据中心排名TOP10
- 2023全国水泥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 国内有哪些品牌养殖珍珠?中国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王心凌概念股”市值蒸发千亿是怎么回事?
- 核能的利与弊有哪些?一文讲清
- 降息降准对股市的影响
-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什么?表现形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