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融拟更名为“中信金融资产”:已陆续转让五家金融牌照公司股权
图片来源:ICphoto
11月15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融,02799.HK)公告称,根据该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及定位,为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拟变更公司名称为“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金融资产”)。于公告日,中信集团已经同意华融使用“中信”字号。
对于变更公司名称的原因,中国华融提及:中信集团是中国华融第一大股东,持有其26.46%的股份。2022年以来,中国华融围绕中信集团“五五三”战略,制定“一三五”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已形成整体向好的发展态势。中国华融实施更名,有利于体现公司深化改革、化险取得的积极成效,展现积极的精神面貌,树立全新的企业形象;有助于依托中信集团品牌价值,促进业务开展,进一步推动该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也有利于突出该公司的行业特征与牌照优势,体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功能定位,彰显企业价值。
目前,中国华融有关建议变更公司名称的议案已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将提呈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同日发布的另一则公告显示,自2021年以来,根据监管“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的要求,中国华融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分别实施了8家牌照类附属公司股权转让项目。截至公告日,华融已完成华融中关村不良资产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华融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融湘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牌照类附属公司的股权出售,合并报表实现收益约35亿元(母公司层面实现收益约92亿元),有效补充了公司资本及流动性,支持了公司主业的转型发展,维护了公司经营及价值稳定。
中国华融表示,在中信集团的支持下,公司将加快落实监管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逐步退出非主业的要求,按照本公司董事会决议和本公司既定战略,加大力度推进剩余牌照类附属公司转让工作,加快业务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中信集团为中国华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6.46%(内资股),财政部持股比例为24.76%(内资股+H股)。2023年上半年,中国华融实现持续经营活动收入356.49亿元,同比增长141.8%;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亏损49.16亿元,同比大幅减亏73.9%。(蓝鲸财经 李丹萍 lidanping@lanjinger.com)
其他文章
- 新医保目录公布,华领医药全球首创糖尿病新药多格列艾汀成功入选
- 一部爆款短剧的诞生:投流占八九成,暴富靠概率?制片人出海赌未来
- 全球唯三!宁德时代点亮第3座“灯塔工厂”
- 2023年终回顾|短剧红利还能吃多久?监管和竞争都将回归常态
- 啤酒品牌 中国唯一 - 青岛啤酒蝉联世界品牌500强
- 科德教育下跌5.19%,报11.52元-股
- 今晚上调!95号汽油进入“9元时代”
- 金融反腐不停歇!下半年通报38起反腐动态,超7成发生在银行业
- 歌尔股份申请仿真测量方法专利,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减少耗时,提高计算效率,降低计算成本
- 长江宏观:降准释放央行维稳资金面、提振信心的信号
- 欧派家居:当下家居行业正经受诸多考验 公司必须切换思维趁早调整
- 中文在线下跌5.0%,报31.13元-股
- “没800个心眼子,坐不了廉价航空!”
- 实丰文化上涨5.05%,报19.98元-股
- 美股前瞻 - 三大股指期货齐跌,美联储梅斯特预计今年可能需要再加息一次
- 美国最大院线AMC发售股票筹资逾3.25亿美元
- 北京住房公积金执行新政:首付比例降低,贷款年限延长
- 九价挤压下,二价HPV疫苗告别“躺赚”?
- 千亿巨头青岛啤酒遭遇重大舆情 食品安全应始终牢记
- 中国中车下跌2.06%,报5.23元-股
- 华为数字能源专题三:打造数据中心极致PUE
- 人民币汇率大反弹,外贸商忙着结汇
- 同比下降17%,上汽集团8月销售汽车42.33万辆
- 6名中国公民在菲被绑架下落不明;福原爱或面临2年以上有期徒刑;这家银行两位副行长任职资格获批
- 深城交申请跨域自适应的自动驾驶场景数据生成方法专利,解决自动驾驶领域中场景数据不足问题
- 中阳国际期货:西方考虑实对俄罗斯施更严格制裁
- 创近10年新低,机构预估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5%:苹果Q4下降3%、华为明年增长37%
- 港股三大指数继续反弹!汽车股、地产股涨幅居前
- 因经济低迷 瑞银欲裁减亚洲数百位财富管理员工
- 一杯酱香拿铁里的茅台酒成本有多高?据测算:不足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