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宫保鸡丁百科 宫保鸡丁的宫保指的是什么

宫保鸡丁百科 宫保鸡丁的宫保指的是什么

时间:2025-08-14 02:00:59 浏览量:

宫保鸡丁百科

宫保鸡丁 ,是一道闻名中外的特色传统名菜。 该菜式的起源与鲁菜中的酱爆鸡丁,和贵州菜的胡辣子鸡丁有关,后被清朝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改良发扬,形成了一道新菜式——宫保鸡丁,并流传至今,此道菜也被归纳为北京宫廷菜 。

宫保鸡丁选用鸡肉为主料,佐以花生米、黄瓜、辣椒等辅料烹制而成。 红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浓、肉质滑脆。由于其入口鲜辣,鸡肉的鲜嫩配合花生的香脆。

宫保是谁

丁宝桢(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人,晚清名臣。

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丁宝桢考中进士,此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为官生涯中,勇于担当、清廉刚正,一生致力于报国爱民。任山东巡抚期间,两治黄河水患、创办山东首家官办工业企业山东机器制造局、成立尚志书院和山东首家官书局;任四川总督十年间,改革盐政、整饬吏治、修理都江堰水利工程、兴办洋务抵御外侮,政绩卓著、造福桑梓、深得民心。

光绪十二年(1886年)丁宝桢去世,享年66岁。朝廷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诚”,入祀贤良祠,并在山东、四川、贵州建祠祭祀。

宫保鸡丁来历

宫保鸡丁由清朝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所创,他对烹饪颇有研究,喜欢吃鸡和花生米,并尤其喜好辣味。他在山东为官时曾命家厨改良鲁菜“酱爆鸡丁”为辣炒,后来在四川总督任上的时候将此菜推广开来,创制了一道将鸡丁、红辣椒、花生米下锅爆炒而成的美味佳肴。这道美味本来是丁家的私房菜,但后来尽人皆知,成为了人们熟知的宫保鸡丁。

所谓“宫保”,其实是丁宝桢的荣誉官衔,丁宝桢治蜀十年,为官刚正不阿,多有建树,于光绪十一年死在任上,清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追赠“太子太保”。如上文所说,“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于是,为了纪念丁宝桢,他发明的这道菜由此得名“宫保鸡丁”。由于这道菜流传太广,在各地有很多不同的做法,甚至还出现了将鸡丁演变为肉丁的“宫保肉丁”。宫保鸡丁传到西方后,西方人还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了一些改良,使之成为了符合西方口味的“西式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怎么做

宫保鸡丁的做法

原料:鸡腿两个、花生米一把;

辅料:鸡蛋1个、小葱、生姜、蒜头、干辣椒、干花椒、黄瓜1根、青红酒、豌豆粉、花生油、白糖、香醋、生抽、老抽、辣椒面、盐;

1、准备所有食材,把小葱切一段,黄瓜也切一段,鸡腿、干辣椒、干花椒准备好,然后在抓一把花生剥壳,剥成花生米;

2、处理食材,然后把黄瓜段切成小块,小葱切葱花、生姜切小块,蒜头切片,干辣椒切两段备用;

3、处理鸡腿,把鸡腿的骨头用刀给剔掉,然后用水浸泡下把血水给泡出来,泡好之后捞出来沥干切成小粒装到碗里,把鸡蛋戳个洞,让鸡蛋清流到鸡肉上,再放点青红酒、盐和豌豆粉搅拌均匀放着腌制,腌制的时间可以久点,放到冰箱去腌制几个小时。

最好是能晚上放进去腌到第二天最入味,这一步也是制作宫保鸡丁最关键一步,很多人不腌制直接做所以不够入味;

4、把锅烧热,加入适量花生油烧热,把刚剥好的花生米放下去小火炒至酥脆,然后装起来备用;

5、在锅里下点花生油烧热,把生姜快、蒜头片和一半葱花放下去爆香下,然后加入干辣椒和花椒继续翻炒一会;

6、此时可以把腌制好的鸡肉下锅去炒至变色;

7、然后加入适量的盐、白糖、生抽、老抽、香醋和辣椒面调味,继续翻炒均匀,让鸡肉都均匀上色;

8、接着把炒好的花生米、黄瓜和另外一半葱花加入继续翻炒一会,等差不多汁收干了即可出锅;

9、炒好之后装盘,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正宗川菜系宫保鸡丁就完成了;

宫保鸡丁,是一道闻名中外的特色传统名菜。该菜式的起源与鲁菜中的酱爆鸡丁,和贵州菜的胡辣子鸡丁有关。宫保鸡丁选用鸡肉为主料,佐以花生米、黄瓜、辣椒等辅料烹制而成。红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浓、肉质滑脆。由于其入口鲜辣,鸡肉的鲜嫩配合花生的香脆。

宫保鸡丁是鸡肉吗

宫保鸡丁是鸡肉。

1、宫保鸡丁(Kung Pao Chicken),是一道闻名中外的特色传统名菜。鲁菜、川菜、贵州菜中都有收录,原料、做法有差别。该菜式的起源与鲁菜中的酱爆鸡丁,和贵州菜的胡辣子鸡丁有关,后被清朝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改良发扬,形成了一道新菜式——宫保鸡丁,并流传至今,此道菜也被归纳为北京宫廷菜。之后宫保鸡丁也流传到国外。

2、宫保鸡丁选用鸡肉为主料,佐以花生米、黄瓜、辣椒等辅料烹制而成。 红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浓、肉质滑脆。由于其入口鲜辣,鸡肉的鲜嫩配合花生的香脆。

3、2018年9月,被评为“中国菜”之贵州十大经典名菜、四川十大经典名菜。

宫保鸡丁百科

宫保鸡丁 ,是一道闻名中外的特色传统名菜。 该菜式的起源与鲁菜中的酱爆鸡丁,和贵州菜的胡辣子鸡丁有关,后被清朝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改良发扬,形成了一道新菜式——宫保鸡丁,并流传至今,此道菜也被归纳为北京宫廷菜 。

宫保鸡丁选用鸡肉为主料,佐以花生米、黄瓜、辣椒等辅料烹制而成。 红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浓、肉质滑脆。由于其入口鲜辣,鸡肉的鲜嫩配合花生的香脆。

什么是宫保菜

说起“宫保菜”,最为人知的就是宫保鸡丁了,此菜是由青辣椒、油酥花生米和鸡脯肉三者合一爆炒而成。

宫保菜的由来:这得从此菜的“首创”者丁宝桢说起。

丁宝桢对烹调十分讲究,在山东为官期间,曾调用厨师达数十名。每逢有家宴,必上自己做的肉嫩味美的花生炒鸡丁款待客人,很受客人们的欢迎和赞赏。

不久,这道菜便进入了清宫,成为宫廷菜系中的一道佳肴。清朝总督是地方的最高长官,对总督的尊称叫“宫保”,由于“首创者”丁宝桢是“宫保”官衔,所以这道菜被称为“宫保鸡丁”,并很快成为广大食客百食不厌的珍馔佳肴,后经厨师们的不断改进创新,成为享誉全国的名菜。

宫保鸡丁,由于其入口鲜辣,鸡肉的鲜嫩配合花生的香脆,广受大众欢迎。2018年9月,被评为“中国菜”之贵州十大经典名菜、四川十大经典名菜。

现代人把宫保菜系发扬光大,烹制出各种宫保菜品。

为什么叫宫保鸡丁而不叫宫爆鸡丁

宫保鸡丁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早在清咸丰年间,贵州平远有一叫丁保桢的人,中进士后,历任湖南、山东的知府、巡抚,四川总督等官职。丁保桢当知府时功绩卓著,被加封为“太子少保”,死后又被封“太子太保”。当时人们都尊他为“丁宫保”。丁宫保平时喜食炒鸡丁,每每回平远家乡,众乡亲便以炒鸡丁迎候。于是,人们便把平远炒鸡冠名“宫保鸡丁”了。宫保鸡丁是典故菜,所以宫爆鸡丁切不可通假。

宫保鸡丁由来

宫保鸡丁是由清朝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所创,因为他喜欢吃花生米和鸡,尤其喜欢吃辣,所以他在山东为官时,命家厨改良鲁菜“酱爆鸡丁”为辣炒,后来他在四川总督上任的时候,便将此菜推广开来,命名为宫保鸡丁,由此传开来。

宫保鸡丁怎么做

宫保鸡丁的做法

原料:鸡腿两个、花生米一把;

辅料:鸡蛋1个、小葱、生姜、蒜头、干辣椒、干花椒、黄瓜1根、青红酒、豌豆粉、花生油、白糖、香醋、生抽、老抽、辣椒面、盐;

1、准备所有食材,把小葱切一段,黄瓜也切一段,鸡腿、干辣椒、干花椒准备好,然后在抓一把花生剥壳,剥成花生米;

2、处理食材,然后把黄瓜段切成小块,小葱切葱花、生姜切小块,蒜头切片,干辣椒切两段备用;

3、处理鸡腿,把鸡腿的骨头用刀给剔掉,然后用水浸泡下把血水给泡出来,泡好之后捞出来沥干切成小粒装到碗里,把鸡蛋戳个洞,让鸡蛋清流到鸡肉上,再放点青红酒、盐和豌豆粉搅拌均匀放着腌制,腌制的时间可以久点,放到冰箱去腌制几个小时。

最好是能晚上放进去腌到第二天最入味,这一步也是制作宫保鸡丁最关键一步,很多人不腌制直接做所以不够入味;

4、把锅烧热,加入适量花生油烧热,把刚剥好的花生米放下去小火炒至酥脆,然后装起来备用;

5、在锅里下点花生油烧热,把生姜快、蒜头片和一半葱花放下去爆香下,然后加入干辣椒和花椒继续翻炒一会;

6、此时可以把腌制好的鸡肉下锅去炒至变色;

7、然后加入适量的盐、白糖、生抽、老抽、香醋和辣椒面调味,继续翻炒均匀,让鸡肉都均匀上色;

8、接着把炒好的花生米、黄瓜和另外一半葱花加入继续翻炒一会,等差不多汁收干了即可出锅;

9、炒好之后装盘,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正宗川菜系宫保鸡丁就完成了;

宫保鸡丁,是一道闻名中外的特色传统名菜。该菜式的起源与鲁菜中的酱爆鸡丁,和贵州菜的胡辣子鸡丁有关。宫保鸡丁选用鸡肉为主料,佐以花生米、黄瓜、辣椒等辅料烹制而成。红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浓、肉质滑脆。由于其入口鲜辣,鸡肉的鲜嫩配合花生的香脆。

© 转乾企业管理-验资公司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22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