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梁建章等专家:当前最值得投资的是孩子,建议给有孩家庭每月1000-6000元,大约需要1-3万亿左右的补贴
专家团队:梁建章 毛振华 任泽平 黄文政 何亚福
当前我国面临内需不振和生育率低迷两大难题,可以通过大力发放生育补贴,短期刺激消费、扩大内需,长期提振生育率、提升社会活力,一举多得。
现在我国面临几乎是世界上最低的生育率,2022年生育率不足1.1。从2017至2022年以来,我国出生人口已经连续六年下降。
现在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育,少子化严峻,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如果失去了人口这个重要支撑因素,未来我国面临潜在经济增长失速和社会活力下降的困境。
好在全社会已经开始高度关注我国的人口问题,国家积极调整战略应对,从“放开三孩”到“完善生育支持体系”。但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各地政府出台相关生育、育儿补贴的频率明显下降,且部分地区出台的补贴政策并未落实、仍停留在纸面上,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和动力不够。建议从国家层面建立鼓励生育基金,给生孩子的家庭定向发放补贴。
一、当前我国生育率全球倒数,面临日趋严峻的少子化问题
我国新出生人口自2017年以来连续六年下滑,在2022年降至956万、较2016年的腰斩。
我国的低生育率几乎是世界上最严重的。2022年我国总和生育率降至不到1.1,仅为更替水平(2.1)的一半,全球倒数,不仅低于欧美,还低于日本。
如果总和生育率一直较低,我国人口将陷入持续负增长。人口见顶之后前25-30年内萎缩速度较慢,但随着1962-1975年高生育率时期出生人口进入生命终点,2050年左右开始,萎缩速度将明显变快。人口数量和质量共同影响国力,随着人口总量萎缩,将影响我国大市场优势,也将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活力。
二、生育成本过高是低生育率的根源,发放补贴是降低生育成本的最直接方式
生育率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生育成本过高。育娲人口发布的《我国生育成本报告》,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以及各种物价,来估算各种育儿费用。据估算,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48.5万元;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2.7万元。
如果以把一个孩子抚养到刚年满18岁所花的成本相对于本国人均GDP的倍数来计算,澳大利亚是2.08倍,法国是2.24倍,瑞典是2.91倍,德国是3.64倍,美国是4.11倍,日本是4.26倍,我国则是6.9倍,几乎是全球最高的。由于生育成本过高,女性难以兼顾家庭和工作等原因,我国人的平均生育意愿(理想子女数)也几乎是世界最低的。
因此,要提高生育率,就需要减轻育龄家庭的生育成本,而发放育儿补贴,是降低生育成本最主要、最直接的方式。可以看到的是,自放开三孩政策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出台或拟出台生育或育儿补贴的相关政策,拿出真金白银来鼓励生育,但目前看补贴力度仍不足,低于大部分欧洲国家。
此外,到目前为止,生育和育儿补贴的具体政策主要是由地方政府出台。我们认为育儿补贴由中央层面出台更为合适。一是因为大多数地方政府并没有足够的财力补贴生育,只有中央财政才有这个财力。二是因为人口是流动的,地方政府并不一定是出生率提高的受益者,孩子长大后有可能到外地工作,为整个国家做贡献但不一定是为本地做贡献。生育即是家事、也是国事,因此生育成本应该由家庭、国家和社会共同承担。
三、国际经验看,生育补贴与生育率正相关,且补贴资金主要来自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提供额外补贴
国际上育儿补贴的效果如何?整体看,育儿补贴和生育率正相关,其中法国和北欧国家的家庭福利支出占比高,生育率维持较高水平;南欧国家补贴力度不足,陷入“低生育率陷阱”。
根据OECD(经合组织)的数据,2019年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南欧国家的家庭福利开支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87%、1.48%、1.77%,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27、1.23、1.34;瑞典、挪威、丹麦等北欧国家的家庭福利开支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32%、3.28%、3.31%,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70、1.53、1.70。
根据国际经验研究,各国的生育补贴政策基本由各国政府和负责家庭、福利和社会保障部门发放,资金来自中央政府的财政预算,地方政府和州政府可以根据地区需要提供额外的补贴政策,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比如德国的育儿津贴由州政府或其委托的机构负责实施,联邦政府承担津贴费用;儿童福利金由德国联邦劳动司执行,联邦政府提供资金;意大利的基本生育津贴由国家劳动保障局支付;俄罗斯由联邦养恤基金会向二次、三次及以上生育的母亲一次性转移支付津贴,并且许多地区根据此政策进行补充,为多孩家庭提供更多的生育补贴。
四、当前最值得投资的是孩子,大力发放生育补贴,短期刺激消费、扩大内需,长期提振生育水平、增强社会活力
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降息降准、活跃资本市场、优化房地产调控、提振民营经济等政策,经济出现了止跌迹象,但是经济增速仍然较低,回升乏力。为了推动经济持续进入复苏通道,需要更大剂量的政策出台。
当前中国经济,孩子是最好的投资。目前基建投资趋于饱和、制造业产能过剩、房地产供给总量平衡、教育出现过度竞争,但是在孩子数量上的投资是不够的。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过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庞大的市场和人才规模。但这种规模优势未来会随着年轻人口的迅速萎缩而萎缩。所以当务之急,是尽快扭转新出生人口迅速下降的趋势。现在投资多生一个孩子,未来不仅是一个消费者,是一个可能的科研创新者,更是文化和传承者。所以当今中国最值得的投资是孩子。
建议从国家层面以发放生育补贴的方式开启扩大内需复苏计划,发放群体可以向有抚养老人、孩子的家庭倾斜,由于这部分家庭存在较大的育儿、养老支出需求,可以降低生育补贴的储蓄漏出率,同时,可以切实降低这部分家庭生育养育成本、提振生育水平。长期看,新增人口会增加对汽车、房屋、电器、旅游等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发放生育补贴不用担心通胀。当前物价回落、需求不足,关键是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扭转市场预期,提振消费已刻不容缓。
对于生育补贴的具体方案,我们建议按照孩子数量针对家庭发放,给有孩家庭每月1000-6000元。比如可以一孩补贴1000元,二孩家庭补贴3000元,三孩家庭补贴6000元。按上述补贴计算,即一孩家庭补贴1000元,二孩家庭平均每孩补贴1500元,三孩家庭平均每孩补贴2000元。按此计算,大约需要提供1-3万亿左右的补贴。
大力发放生育补贴,短期有助于扩大内需、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提振生育水平、提升人力资本、增强经济社会活力
其他文章
- 美国批准首款基因编辑疗法 相关服务公司或受益
- 百邦科技(300736.SZ):拟推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鄂尔多斯银行被罚款70万元,违规资产转让、掩盖资产质量
- 深圳再现万人抢房
- 余承东有了新职务
- 人形机器人领域进展频出 产业化临近“破晓时刻”
- 格力电器申请空调控制专利,降低空调的待机功耗
- 中国华融拟更名为“中信金融资产”:已陆续转让五家金融牌照公司股权
- 环球一览 - 马斯克首个AI大模型“Grok”登场;巴菲特巨亏241亿美元!都怪苹果;以军发言人称已全面包围加沙城
- 滴滴闪崩有司机收入超690亿-官方辟谣:是P图!滴滴这次崩了12小时预计损失超4亿
- 基因检测行业痛点渐解,美因基因(06667)携抗衰老产品打造新增长点
- 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决定
- A股千亿市值榜:比亚迪市值一周大跌576.41亿元,招商银行、宁德时代、中国人寿等市值同样受挫
- 太钢不锈申请大径壁比双向钢管及其穿孔方法专利,实现对径壁比大于15的不锈钢无缝管穿孔
- 字节跳动大规模收缩游戏业务,CEO梁汝波认为:游戏项目不聚焦,应把资源投入到更基础、更创新、更有想象力的项目
- 阿里张勇时代正式落幕 元老们又陆续回来了
- 私募大佬 惶惶落幕
- 并行科技(839493.BJ)今日登陆北交所,上市首日盘中涨超85%
- 森萨塔科技丨确认申报2023金辑奖·低碳实践企业
- 冰山冷热上涨5.28%,报5.98元-股
- 辛巴账号双11期间被封,网红主播今年为何连续翻车
- 美元飙升给亚洲国家敲警钟 日本加大外汇干预力度
- iPhone 15 - Pro 首发日遇风波,苹果法国门店员工将举行罢工
- 潍柴动力取得一种单发洗扫车及其控制方法专利,保证发动机转速及扭矩的恒定
- 【异动股】非金属材料板块拉升,壹石通(688733.CN)涨14.5%
- 微软宣布Bing Chat及其Enterprise企业版更名为Copilot
- 2023第二期行业沙龙会顺利举行,上海罗盘助力行业标准化
- 当疯抢便宜货的美国人引爆“黑五”:美国经济真的岁月静好吗?
- 恒大财富多人被捕:许家印称不能让投资者倾家荡产,有理财顾问主动返佣
- 高瓴投的“夫妻店”上市了,市值95亿